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活百科 » 正文

天冷血糖不稳?吃对就是补!学会这么吃,稳糖又养生

发布日期:2025-11-24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  作者:瞿沉尘  浏览次数:1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冬季天气寒冷,万物闭藏,我们的身体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冬季既是血糖容易波动的季节,也是养精蓄锐、为来年健康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为了帮助糖友安稳度过寒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结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核心理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融入传统中医理念,为大家准备了这份糖尿病患者冬季饮食指南。科学饮食是血糖管理的基石1.总量控制,定时定量:冬季活动量可能减少,但食欲可能增加。糖友们务必坚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因天冷而贪嘴多吃,在总热量不变的前提下丰富食物种类

冬季天气寒冷,万物闭藏,我们的身体也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冬季既是血糖容易波动的季节,也是养精蓄锐、为来年健康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为了帮助糖友安稳度过寒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结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核心理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融入传统中医理念,为大家准备了这份糖尿病患者冬季饮食指南。

科学饮食是血糖管理的基石

1.总量控制,定时定量:冬季活动量可能减少,但食欲可能增加。糖友们务必坚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因天冷而贪嘴多吃,在总热量不变的前提下丰富食物种类,做到“心中有数”。

2.主食粗细搭配:主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不可不吃,但要吃对。按照膳食宝塔的建议,每天摄入250—400克谷薯类食物。将精米白面的一半换成全谷物和杂豆(如糙米、燕麦、藜麦、绿豆、红豆),以及薯类(如红薯、山药、芋头)。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升糖速度慢,饱腹感强。

特别注意:红薯、土豆等薯类算作主食,吃了它们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的量。

3.蛋白质择优而食: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推荐鱼类(特别是深海鱼)、禽类(去皮)、瘦肉、蛋类、豆制品和低脂奶制品。它们能提供持久能量,增强抵抗力。

4.蔬菜多多益善:蔬菜是糖友的“好朋友”,尤其是深绿色叶菜,建议每天摄入500g以上,种类越多越好。它们热量低、纤维含量高,能增加饱腹感,延缓血糖上升。

5.水果并非禁忌,但需在血糖控制稳定的前提下,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冬季推荐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柚子、草莓、樱桃,每次量不宜多(比如一个拳头大小的苹果)。

6.严控油盐:烹饪宜采用蒸、煮、炖、快炒、凉拌的方式,避免油炸、红烧、煎烤等。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山茶油,每天控制在25—30克。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警惕酱油、咸菜等“隐形盐”。

遵循“养阴潜阳 补肾固精”食疗原则

1.首选“平补”“温润”之品:冬季不宜大补,尤其要远离过于温燥的食材(如大量羊肉煲、辛辣火锅),以免助火伤阴,加重口干、便秘。应选择性味平和或微温,并兼具滋阴效果的食物:

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可蒸食或炖汤。注意需要相应减少主食量。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泡水、煮粥或煲汤时放几粒,简单有效。

黑色入肾:多吃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香菇等,有助补肾益气。

根茎类蔬菜:如萝卜、莲藕,能滋阴润燥,通气利肠。

2.饮水有方,忌饮浓茶:冬季虽不易口渴,但身体仍需充足水分。应主动饮水,每日保证1500—2000ml,以白开水、淡茶水为佳。充足水分既能预防因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也能缓解皮肤干燥。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过浓的茶。

冬季特别提醒与误区规避

1.火锅虽暖,暗藏危机

火锅是冬季最爱,但糖友需格外小心。锅底应当选择清汤锅底,远离麻辣、牛油等高油高盐锅底。避免麻酱、香油碟,改用生抽、醋、葱、蒜、香菜自行调制。多吃蔬菜、菌菇、豆腐,适量吃瘦肉、鱼虾。警惕各类丸子、午餐肉、油炸腐竹等加工食品,热量和淀粉含量高。先涮蔬菜和豆制品,再吃肉类,最后可少量吃一点主食。涮过肉类的火锅汤嘌呤和脂肪含量极高,千万不要喝。

2.饮酒御寒?实乃误区

饮酒会使血管扩张,产生短暂的“发热感”,但随后会导致热量更快散失,身体更冷。更重要的是,酒精可能诱发低血糖,干扰血糖稳定,因此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而且饮酒会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一般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不推荐糖友们饮酒。

3.适当运动,不可或缺

选择天气晴好、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如散步、太极拳、体操等室内外运动,有助于消耗热量、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液循环。运动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但运动也需要适量,糖友们需随身备好糖块以避免发生低血糖。

各位糖友,冬季的饮食管理,好比一场“精细的修行”。我们需要将现代营养学的“量化尺”与中医食疗的“平衡观”相结合,做到心中有数,入口有度,顺应天时,温和进补。最后,请务必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如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就医。

特色制剂推荐:益气生津袋泡茶

益气生津袋泡茶由西洋参、黄芪、麦冬等组成,采用黄芪、西洋参为治疗主药,取黄芪之补气升阳、西洋参补气养阴的特性。既可以水煎服,也可以将药袋以开水浸泡20分钟后服用,一次1—2袋,一日2次,或遵医嘱。益气生津袋泡茶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润肺清胃、滋肾宁心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证症见口干、口渴、倦怠乏力、心烦不宁、失眠健忘、大便秘结等,可在医生辨证下选用。

(作者系北京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瞿沉尘)

责任编辑:王月明 张晨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