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活百科 » 正文

健康问答 | 夏季如何养生?

发布日期:2022-05-15  来源:湖州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8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也相应地旺盛起来。燥热是夏天的特点,“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夏季,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做到神清气和,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内生。夏季是心脏病的高发季节,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也相应地旺盛起来。燥热是夏天的特点,“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

夏季,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做到神清气和,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内生。夏季是心脏病的高发季节,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夏季养生重在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浇油。

养生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薄荷、金银花、连翘等。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五是以清为点。夏天气温高,人们出汗多、胃口差,吃东西更要讲究卫生,不吃过多的油腻食物,多吃水果、多饮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来源:吴兴区卫健局

作者单位:吴兴区月河飞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陈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