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带来的喜悦
小麦覆陇黄,田间收割忙。随着“三夏”时节到来,安徽省亳州市600多万亩小麦渐次成熟。记者来到该市小麦最早成熟的茨淮新河沿岸,感受风吹麦浪的壮美场面以及农民丰收的喜悦。
品质产量双丰收
茨淮新河沿岸,金色的麦浪随风涌动,一台台联合收割机“突突突”地在田地里来回穿梭,被称为“百亿粮仓”的亳州,拉开了小麦丰收的帷幕。
在蒙城县楚村镇阎合村,村民王坤轩望着不远处忙碌的收割机,心里美滋滋的。“今年我种了20亩小麦,预计每亩小麦1200斤左右。”王坤轩乐呵呵地说。
王坤轩说,小麦亩产再创新高,而且又赶上了好的市场行情,预计20亩小麦能收入3万元左右,是种麦以来收入最高的一年。“赶上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政府免费为我们实施‘一喷三防’,消除了病虫害的威胁,小麦丰收更有保障。”王坤轩说。
“今年亳州市统一开展‘一喷三防’,先后在初花期、中花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混配剂等,达到了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的目的。”蒙城县农业农村局楚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人张杰说,即便遇到了“倒春寒”,小麦产量仍然创下新高。
张杰介绍,经过对部分地块小麦测产发现,小麦的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达到历史最好值,亩穗数达到51万穗,穗粒数高达36粒,千粒重平均780克左右,预计亩产在650公斤左右,小麦品质再上新台阶。
农机云集收割忙
一夜雨水挡不住丰收的步伐。5月30日下午,楚村镇的“夏收”工作正式进入高潮,一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里往来奔走。“一场雨水让今年的丰收成色更足,让人更加珍惜收获的喜悦。”楚村镇人大主席陈勇说。
陈勇介绍,楚村镇种了15.9万亩小麦,按照每台收割机每天收割100亩,四天完成收割任务,楚村镇共需要397台收割机,而当地只有278台收割机。为了弥补农机缺口,楚村镇积极联系山东、江苏等地收割机,不打无准备之战。
江苏省徐州市的农机手占德想刚刚参加完浙江省湖州市的小麦收割“会战”,便星夜兼程赶到了楚村镇。“我是今天早上刚刚到的,刚好赶上蒙城县的小麦收割期。”占德想说,十几天前,楚村镇的村干部就电话联系他,确定了到达日期和收割地点。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连续作业,对收割机是个巨大的考验。为了让农机及时得到维修,楚村镇依托辖区农机维修部成立了4支应急抢修服务队,随时提供应急保障服务,快速排除机器故障。
在楚村镇常兴社区焦强农机维修部,刀片、户刀器、链条、滤清器、皮带、张紧轮等收割机常用部件应有尽有。“这些都是收割机易损件,所以我们备足配件,确保能够及时修好收割机,迅速投入使用。”该农机维修部负责人郭丽说。
占德想在收割小麦
在外也不愁麦收
“你就安心在上海工作吧,家里的麦都帮你收好了。”阎合村村民组长王增红将小麦收割的场景拍成一段视频,发给远在上海市打工的村民赵勇,让他不要挂念家中小麦收割的事,有村里帮忙解决,他只管好好上班。
陈勇说,经过前期摸排,楚村镇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户32户、因疫情不能返乡收割小麦的54户。为了帮助这些群众做好午收工作,镇、村安排专人跟进负责,确保不落“一亩麦”。
在常兴社区尹塘坊自然村,村民小组长于孝全正在开着自家的四轮车,帮助脱贫户和因疫情不能返乡的村民运送刚刚收割的小麦。“收割机收好小麦,村干部免费为我们送麦到家,午收真是越来越省事了。”脱贫户许长梅高兴地说。
为确保“颗粒归仓”,午收工作顺利进行,楚村镇设立了秸秆禁烧指挥部140个、值守点317个,1294名镇村干部参战秸秆禁烧工作。“我们成立了小麦抢收工作领导小组,分片包干,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力以赴打赢小麦抢收攻坚战。”陈勇表示。
责任编辑:贾飞 锁媛媛 陈飞 徐煜辉
总平台审核编辑:鲁建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