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湖北来凤:敢叫僻壤变“金窝”

发布日期:2025-05-10  来源:湖北学习平台  作者:邓明安 谭喜欢  浏览次数:1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三胡乡安子堡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小雨丝毫没有浇灭建设者们的热情,数十名搬运工冒雨卸载有机肥,黝黑的肥料随着卡车在新修建的机耕道上穿梭,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线条;几位村民在刚刚竣工的整治田里熟练地清沟、起垄、覆膜,春播春种的繁忙画卷徐徐展开。卸载有机肥清沟起垄这背后,是来凤县农业农村局


近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三胡乡安子堡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小雨丝毫没有浇灭建设者们的热情,数十名搬运工冒雨卸载有机肥,黝黑的肥料随着卡车在新修建的机耕道上穿梭,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生动线条;几位村民在刚刚竣工的整治田里熟练地清沟、起垄、覆膜,春播春种的繁忙画卷徐徐展开。

卸载有机肥

清沟起垄

这背后,是来凤县农业农村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推动山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生动实践。

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在来凤县农业农村局的精准指导下,三胡乡紧紧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重要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按照“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对全乡8个村1250余亩、3851块高低不平、碎片化严重的“口袋田”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脱胎换骨”综合整治。

平整土地

在整治过程中,来凤县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和土地规划理念,对土地进行科学整治。通过削高填低、小田并大田等措施,将土地平整度误差严格控制在5厘米以内,使原本零散、不规则的土地变得规整有序。同时,新建22.3公里生态灌渠,配套智能节制闸,实现了旱涝双保,有效提升了农田的抗灾能力;硬化3.5米宽机耕道贯通全域,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交通条件,更为全程机械化作业创造了良好基础,预计全程机械化作业率将突破85%。

市场主体规模种植百合

目前,该乡已完成464块、800余亩土地平整工作。待整个项目完工后,全乡耕地总面积的80%将成为高标准农田,为推动乡村生态美、百姓富、产业兴,实现全域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耕地基础。

为进一步激活土地活力,三胡乡积极引进多家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种植。制种水稻、高山富硒油茶、羊肚菌、百合、高产冬瓜等特色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有效破解了耕地碎片化、生产传统化、效率低效化等难题。通过规模化种植,不仅确保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培育了一批市场主体,拓宽了农户致富增收渠道,真正实现了山区低效利用土地既有“面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规整的农田面貌,更有“里子”——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力推进了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机械化、智慧化、规模化农业转变,让昔日的穷乡僻壤变成如今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窝窝”。

市场主体规模种植高山富硒油茶

市场主体规模种植高山富硒土豆

“过去土地零散,农机根本施展不开,生产全靠人工,效率低、成本高,现在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大型农机畅行无阻,全程机械化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20%。”三胡乡高山富硒油菜现代农业市场主体——三胡乡红鱼泉村玉丰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杨方玉自豪地介绍。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持续推进,来凤县三胡乡的山区土地必将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书写出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杨依泉 连明明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