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辽源10月15日电 10月14日,“感知幸福中国行”参访团走进吉林省辽源市,在这片充满生机的黑土地上,一幅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从全产业链的蛋品加工到循环再生的食用菌培育,从鹿鸣声声的田园综合体到科技赋能的国家级产业园,参访团深入探访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见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金翼食品园区俯视图。金翼食品供图
金翼蛋品:打造现代化“蛋品王国”的全产业链闭环
走进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一条条全自动生产线正有序运转。经过严格筛选的鲜鸡蛋在精密设备的操控下,变身为蛋粉、蛋液等高附加值产品,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彬介绍,金翼蛋品已建成完整的产业闭环,从农作物种植、饲料生产,到7个百万只标准化蛋鸡养殖基地,再到蛋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年加工鲜鸡蛋可达10万吨,蛋鸡存栏量1000万只,鲜蛋加工能力稳居亚洲领先地位。
金翼蛋品的加工车间。金翼食品供图
通过实施“营销未动、品牌先行”的战略,金翼蛋品有限公司先后注册商标60余件,制定企业标准25件。“金翼”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蛋粉系列产品荣获吉林省名牌产品称号。这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的可控可靠,更让“一颗鸡蛋”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东丰县食用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种植的双孢菇。王思皓 摄
食用菌示范园区:小蘑菇撑起“循环农业”大产业
高大的厂房内,饱满圆润的双孢菇在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被精准控制的“公寓”里茁壮成长。在东丰县食用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科技与传统农业实现了完美的交融。
工作人员正在采集园区种植的双孢菇。王思皓 摄
园区采用荷兰先进的工厂化隧道发酵育菇工艺,以秸秆和牛粪作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和环境精准控制,实现了“全年有菇、四季上市”的突破。在这里,出菇后的菌渣也可制成有机肥料,实现了“菌渣还田、变废为宝”的生态循环,真正达到污染物零排放。
参访团正在参观东丰县食用菌三产融合示范园区。王思皓 摄
园区运营方延边德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园区创新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借袋还菇”“借棚还菌”等联农带农机制,引导农户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带动近5000户农户参与食用菌产业,实现年产值5亿元,真正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六禾鹿业养殖的梅花鹿。王思皓 摄
六禾鹿业:田园综合体谱写“鹿鸣振兴”新篇章
鹿舍整齐排列,棚室内有机蔬菜长势喜人,民宿院落错落有致——这就是东丰县六禾鹿业田园综合体呈现的美丽乡村图景。作为集“科技示范、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这里将93栋鹿舍、99栋棚室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综合体负责人介绍,该综合体充分利用梅花鹿粪肥资源,结合棚室种植提升土壤地力,实现鹿粪就地消纳;所有棚室全部施用有机肥,采取物理驱虫技术,确保产出的食用菌和蔬菜都是有机农产品。同时,这里创新开展研学营活动,打造滑道、冰场等冰雪体验基地,形成“春赏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观雪”的全季旅游体验,年接待游客量持续增长,带动周边3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近3万元。
东丰·国际梅花鹿产业创投园大数据中心。王思皓 摄
梅花鹿创投园:科技赋能打造“鹿产业”新高地
在东丰·国际梅花鹿产业创投园的东阿阿胶“皇家围场1619”现代化车间里,鹿茸正在高精密机械生产线上被加工成便于携带和服用的精制药用饮片。据悉,该项目已具备年产30吨精制饮片的能力,并于今年5月完成了GMP认证。
作为全国首个梅花鹿产业创投园,东丰·国际梅花鹿产业创投园搭建全国领先的“智慧鹿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一鹿一码”追溯体系,实现鹿茸产品从养殖到加工的全流程可溯源。目前园区已集聚了加工企业、电商平台、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正在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与东阿阿胶的深度合作,带动东丰鹿产品转化率提升至75%,为园区注入强劲新动能。”园区负责人说,“未来,这里将建成全国最大的鹿产品交易集散中心,推动梅花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东丰·国际梅花鹿产业创投园大数据中心。王思皓 摄
辽源市的创新实践表明,现代农业早已突破传统范畴,通过科技赋能、生态循环、产业融合,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无论是金翼食品的全产业链模式,食用菌园区的循环经济,六禾鹿业的农旅融合,还是梅花鹿创投园的科技引领,都彰显出辽源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与担当。
辽源这片黑土地上的生动实践,不仅为吉林省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幸福生活图景。随着特色产业的持续深入发展,辽源的乡村振兴事业必将全速迈向高速发展新征程。(实习生王思皓)
责任编辑: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