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调查研究 » 正文

一线测产背后,瞥见四川水稻育种新趋势

发布日期:2025-09-02  来源:四川学习平台  作者:袁宇君  浏览次数:1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百亩超高产攻关点平均亩产838.8公斤。”“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866.2公斤。”“百亩超高产攻关点平均亩产834公斤。”近日,“品香优607”“梦香优锦华”“川种优3607”这三个四川省近年来重点推广的高产优质抗逆水稻品种,从乐山夹江传来测产佳报,引起业内关注。“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四大育制种省份之一,四川历来高度重视种业创新,不缺高产水稻,

“百亩超高产攻关点平均亩产838.8公斤。”“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866.2公斤。”“百亩超高产攻关点平均亩产834公斤。”近日,“品香优607”“梦香优锦华”“川种优3607”这三个四川省近年来重点推广的高产优质抗逆水稻品种,从乐山夹江传来测产佳报,引起业内关注。

“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四大育制种省份之一,四川历来高度重视种业创新,不缺高产水稻,现在我们更看重品种的个性。”从栽培角度看育种,测产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向记者透露四川水稻育种现状和他的评判取向。

四川虽是种业大省,品种数量众多,但突破性品种少,为突破“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局面,越来越多专家和种植户青睐高产且功能特性突出的水稻品种。

“这品种在宜宾市屏山县高山旱作条件下,大田亩产也超过了400公斤,所以我想试试。”测产田块业主、海滨农场负责人刘海兵告诉记者,今年水稻季他一直很焦虑——花期、灌浆期经历极端高温干旱天气,能不能丰收,心里没底。

好在第一年试种的200亩“品香优607”,产量没让他失望。“由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所长蒋开锋团队选育,根系发达,耐旱性接近玉米,机械化收割中籽粒损失率低于本土传统品种,符合四川丘陵山区农机推广需求。明年,推荐家里亲戚都种上。”刘海兵说。

测产现场。

“川种优3607”也是个“命硬”选手,抽穗期耐热性达“较强”等级,在高温天气下结实率仍保持84%以上;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副所长曾正明团队选育的“梦香优锦华”,除了高产、适应性广、抗倒伏等特性外,还具有独特的爆米花香,米粒细长口感软糯,符合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食味需求。

水稻育种年年做,今年有何不同?测产专家组透露,一方面,四川年均高温日数较20世纪增加30%,干旱发生频率上升至每3年2次,水稻承受着日渐严重的复合胁迫,这提高了对水稻新品种抗逆境性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稻米的食味、营养需求不断增加,也给育种带来新挑战。

“行业趋势很明确,还是那句老话,培育种植户好种的、食客爱吃的水稻品种。”四川川种种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海军的话,道出了当前水稻育种的核心目标——既要满足种植户对品种易种植、抗逆性强、产量稳的需求,也要契合消费者对稻米品质、口感的期待,唯有兼顾两端,才能培育出真正有市场、有价值的好品种。

责任编辑:金宣辰 黄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