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陕西定边:春耕多了“新农具” 科技种田成主角

发布日期:2025-05-10  来源:榆林传媒  作者:王思雨 李德龙 杜倩  浏览次数: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农业机械正在田间作业。王思雨 摄曾经,老牛木犁在黄土上刻下岁月的痕迹;如今,隆隆的农机声正谱写乡村振兴的“新乐章”。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从“汗滴禾下土”到“指尖管农田”,定边广袤土地上的每一次耕耘,都在诉说着时代的巨变、日子的红火。近日,在陕西省定边县白泥井镇四大号村的田地里,铺膜机和撒籽机正在协同作业。铺膜机快速将地膜展开


农业机械正在田间作业。王思雨 摄

曾经,老牛木犁在黄土上刻下岁月的痕迹;如今,隆隆的农机声正谱写乡村振兴的“新乐章”。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从“汗滴禾下土”到“指尖管农田”,定边广袤土地上的每一次耕耘,都在诉说着时代的巨变、日子的红火。

近日,在陕西省定边县白泥井镇四大号村的田地里,铺膜机和撒籽机正在协同作业。铺膜机快速将地膜展开、铺设、压实,撒籽机紧跟其后,精准地把马铃薯种子播撒在地膜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大片马铃薯就种好了。

“现在种地变化相当大。原来种地,一家人起早贪黑种三四亩地。现在有这么多大型机械,用的北斗卫星,一天轻轻松松种一二百亩地。剩下闲余的时间,既能发展养殖业,还能出去务工,收入也增多了。”种植户马腾说。

在定边县白泥井镇的农田里,农业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春播期间,北斗导航铺膜播种机能以厘米级精度完成标准化作业;盛夏田间,水肥一体化智能喷灌系统实现360度立体化浇灌;秋收时节,联合收割机每小时可以完成50亩马铃薯的采收作业,采收效率较人工提升近百倍。从翻耕、播种、灌溉到采收,机械化贯穿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带来了高效与精准,不仅大幅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还降低了人力成本与劳动强度。

马腾介绍说:“原来放水浇田要两个人,一个看着,一个挡着。现在用节水灌溉,一天能浇二三十亩地,定时间开闸就好了,省时又省力。”目前,定边县白泥井镇有农机合作社12家、大型农机具380台,机械化率超80%以上。昔日“十年九旱”的黄土坡,如今变身为“塞上粮仓”。

定边县白泥井镇农业机械化发展只是定边县农业生产的一个缩影。2024年定边县粮食播种面积252.24万亩,总产量41万吨,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7.09亿元。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9.8%,定边县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5个,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为定边县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据定边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任张全荣介绍:“2023年,定边县已成功创建为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接下来,我们将大力推广高效、绿色、智能机械,组织技术培训,强化技术操作水平,同时加大农机安全监管,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助力全县农机工作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来源:榆林日报

责任编辑:高波 孙毅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