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特”“优”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行动|品牌手记⑩:泽州高都镇“豆趣咖啡”的乡村风味体验
豆趣咖啡

漫步在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保福村的青石板路上,一座座保 存完好的明清古院落静静矗立,推开“一院十八坊”特色产业园豆趣咖啡坊的木门,咖啡的醇香扑面而来。作为高都镇智慧文旅乡村e镇项目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是“中国优质村咖品牌”的首店,这家藏身于古民居的咖啡坊完美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 合。本次调研,将深入探访豆趣咖啡的品牌故事、经营特色与发 展路径,记录这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创新实践。

古村活化引凤来栖
豆趣咖啡坊所在的保福村是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拥有156座明清古院落。2019年,高都镇启动“老屋盘活计划”,集体流转54处古民居打造“一院十八坊”特色产业园,以前五年免租金、装修补助等政策筑巢引凤,打造“轻资产入驻”的创业环境。从业14年的资深咖啡师杨柯恺被这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于2023年创立豆趣咖啡坊,成为首批入驻企业之一。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备,豆趣咖啡坊在2024年夏季正式开门迎客,咖啡香气在百年老宅中氤氲开来。杨柯恺常说:“在这里做咖啡,仿佛能与过去对话。”如今,豆趣咖啡坊已成为保福村“一院十八坊”中最具人气的打卡点之一,见证着传统村落焕发新生的动人故事。

匠心工艺赋能品质
走进豆趣咖啡坊,创始人杨柯恺正专注地调整着烘焙参数,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焦糖香气。这家扎根晋东南地区的咖啡品牌,以“从豆子到杯子”的全流程品质把控为核心,精选全球精品咖啡豆,采用半热风式烘焙工艺,日产能达500公斤,覆盖晋东南地区咖啡市场需求,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在门店,一杯招牌手冲咖啡最能体现匠心,一入口是明亮的热带水果酸质,中段转为焦糖与坚果的甜感,尾韵带有悠长的可可余韵,深受资深咖啡客的追捧。令人惊喜的是,豆趣咖啡巧妙结合本土文化,推出“陈醋咖啡”等创意特调,搭配咖啡杯文创周边,在乡村文旅场景中开辟新赛道,月均营收超1万元。除了精品咖啡的深耕,豆趣咖啡还布局上下游产业链,作为大正咖啡集团山西区域代理及“太子”品牌烘干机A级代理商,为行业提供专业设备支持。同时积极拓展行业教育功能,2025年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挂牌成立咖啡实训基地,每年培训学员约20人,作为SCA国际精品咖啡师认证授权考点,为从业者打开国际认证通道。这份专业积淀也体现在行业认可上,先后获得2014年世界咖啡师大赛山西赛区优胜奖,ABrC手冲咖啡大赛河南赛区亚军,并成功主办长治市首届咖啡师手冲大赛……豆趣咖啡正以一杯咖啡的温度,串联起从生产到教学、从文化创新到行业推动的完整生态。

古今融合体验升级
推开咖啡体验区斑驳的木门,仿佛穿越了时空——前厅是飘着咖啡香的现代吧台,穿过回廊,东院的咖啡烘焙工坊正飘出豆子爆裂的焦香。这种“前店后坊”的布局,让游客能完整见证从生豆到咖啡的全过程,杨柯恺特意保留了老宅的原有砖木结构,粗犷的房梁下悬挂着明亮的虹吸壶,斑驳的灰墙前摆放着北欧风家具,碰撞出奇妙的视觉张力。“在古村做咖啡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主动选择。”杨柯恺边调整磨豆机边对我说。内院改造成绿植环绕的露天座,阳光透过枝叶在咖啡杯里投下光斑,游客们捧着咖啡在屋顶上拍照打卡。这种“咖啡+古建+自然”的复合体验,让日均客流量稳定在200人次以上,节假日高峰期可达500人次。豆趣咖啡坊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园区其他工坊形成共生关系,与周边民宿联合推出“围炉煮茶”“咖啡套餐”的优惠活动,木艺坊的体验课以他们的咖啡作为茶歇,这种联动不仅让获客成本直降40%,更让每位游客带走的都是完整的古村记忆—既有咖啡的醇香,也有老宅的温度。
品牌矩阵蓄势待发
“‘豆趣’二字,藏着我们对咖啡最本真的理解——玩转咖啡豆的乐趣。”杨柯恺摩挲着手中的咖啡生豆,眼神里闪烁着创业者特有的热忱。在这个被阳光晒得暖洋洋的古村小院里,他向我展开了一幅更宏大的蓝图,——“中国优质村咖品牌”正在酝酿中,在泽州高都乡村e镇的培育和孵化下,“首店”带来的新场景、新业态,也引来了惊人的流量,越来越多的咖啡爱好者、返乡创业者加入其中,在短短一年的时间,水磨咖啡、宝河咖啡、露营咖啡、工厂店、授习社等多家门店陆续筹备运营,还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营销,让这些地方成为晋城网红打卡新标地,并初步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的完整产业闭环。2025年第七届山西文博会举办期间,我们借势推出了“49800家乡创业开村咖”套餐,并吸引了十几家加盟意向企业,进一步打响了“中国村咖优质品牌”。当城市里的连锁咖啡还在比拼开店速度时,豆趣咖啡已经找到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独特节奏。杨柯恺笑着说“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颗咖啡豆都能讲好中国乡村的故事。”


专业咖啡师和电商运营人才短缺
一方面,精品咖啡行业对咖啡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从生豆甄别到烘焙工艺,从萃取技术到风味把控都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而晋城本地咖啡文化基础薄弱,难以培养和留住高水平咖啡师。另一方面,随着品牌线上业务的拓展,电商运营、内容创作、数字营销等方面的人才缺口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直播带货、社群运营等新兴领域,缺乏既懂咖啡文化又精通互联网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虽然已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但人才培养需要周期,短期内仍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旅游淡旺季导致客流不均衡
作为依托古村落文旅项目的咖啡品牌,豆趣咖啡面临着明显的季节性经营波动。每年5-10月的旅游旺季,日均客流量可达300-500人次,而冬季旅游淡季则骤降至不足100人次。这种“潮汐式”的客流特征给人员调配、原料采购、库存管理等都带来巨大挑战。旺季时员工超负荷工作,淡季时又面临人力闲置的问题。同时,咖啡生豆的最佳风味期有限,如何科学预测需求、合理规划采购批次,避免因客流波动造成的原料浪费,成为运营管理中的难点。目前虽尝试推出季节性产品和促销活动来平滑波动,但效果有限。


区域知名度有待提升
尽管在晋城本地已建立一定的知名度,但豆趣咖啡在更广阔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仍然不足。品牌面临着如何将“古村落+精品咖啡”这一独特卖点有效传达给目标客群的挑战。线上传播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持续的话题制造能力。同时,作为新兴品牌,在与星巴克、瑞幸等全国性品牌的竞争中,如何凸显差异化优势、建立独特的品牌记忆点,是营销传播面临的重要课题。



资质与流量的双重挑战
在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的过程中,“中国村咖”工厂店遭遇了多重障碍。首先是资质门槛,咖啡豆作为食品类产品,需要办理SC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多项资质,申报流程复杂、周期长。其次,主流电商平台对中小商家的流量支持有限,在同类产品中难以获得曝光机会。更关键的是,精品咖啡的品鉴体验难以通过线上完全传递,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品牌。目前虽然尝试通过内容电商、私域运营等方式突破,但投入产出比不理想。如何建立高效的线上销售体系,实现“线下体验、线上复购”的良性循环,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豆趣咖啡发展建言献策


“老宅新生”的空间叙事

通过将现代咖啡文化植入明清古院,品牌实现了传统建筑功能的创造性转化。这种转化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改造,而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空间再生产”——让沉睡古建筑重新融入当代生活,成为承载新业态的文化容器。其“前店后坊”的布局,既保留了建筑的历史韵味,又满足了现代商业的功能需求,创造出独特的消费场景和体验价值。
“集群效应”的价值创造

高都豆趣咖啡与园区其他坊形成良性互动,验证了产业生态构建的关键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单一业态往往难以持续,需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网络。豆趣咖啡坊通过与周边民宿坊的深度合作,不仅丰富了产品线,更构建起一个相互赋能的商业生态系统,这种“共生共赢”的模式值得借鉴。
“政企协同”的双轮驱动

当地政府通过老屋盘活、政策扶持等举措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而企业则专注于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这种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发展模式,既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又尊重了市场规律,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制度创新的参考。
“产教融合”的持续动力

豆趣咖啡坊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深度合作,共同建立咖啡实训基地,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这种产教融合模式既解决了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又为当地青年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平台,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在调研泽州县高都镇豆趣咖啡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另一种可能,它不是简单的产业移植和文化复刻,而是让咖啡香自然融入这座明清古村的肌理。他们用“在地化”的创新,在保留老宅韵味的同时,创造出独特的消费体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不是对立,而是相互滋养。这或许正是乡村振兴最理想的模样:以保护和创新思维,既守护乡村灵魂,又赋予它面向未来的活力。

作者以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保福村的豆趣咖啡坊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了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挑战,它不仅记录了一个乡村咖啡品牌的成长故事,更透过这一案例,折射出乡村振兴中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深层命题,是一篇叙事生动、结构清晰、富有洞察力的调研报告。
——学生主编:梁子蒙
撰稿:泽州县高都镇保福村大学生村官、书记助理 霍青青
改稿:泽州县高都镇组织委员、山西农业大学2025级MPA研究生 韩婵娟

图文来源 | 泽州县高都镇
图文编辑丨田语欣
技术总监 | 张宇航 田语欣
学生主编 | 常一铭 梁子蒙 杨斯芸
创意策划 | 钱如鑫 李翔 孟令勋
指导老师 | 何云峰 白俊琴
审核 | 张志清
签发 | 何云峰
【优秀作品集】
1. 品牌手记类 ①:“柳林碗团”产业发展调研录 2025-08-04
2. 品牌手记类 ②:历山之麓“醉氧香菇”探秘录 2025-08-04
3. 品牌设计类 第①期:特优农品推荐官行动LOGO 2025-08-04
4. 品牌设计类 第②期:岚州薯语:土里长出的绿色诗行与金色IP 2025-08-04
5. 品牌智库建议①:中阳木耳品牌跨越式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2025-08-04
6. 品牌手记类 ③:东升与他的“醉氧山珍”品牌故事 2025.08.11
7. 品牌手记类 ④:走近“浑源黄芪”:一项“国字号”农业文化遗产的调查 2025.08.11
8. 品牌手记类⑤:翼城风味“圪烙饦”非遗文化探秘录 2025.08.11
9. 品牌短视频 ①:跟着连翘去“探险”——陵川深山到茶杯 2025.08.11
10. 品牌手记⑥:浑源:一碗凉粉的乡愁与回味 2025.08.20
11. 品牌手记⑧:万荣三白瓜品牌密码与青春解码 2025.08.21
12. 品牌短视频④:中阳“小木耳”蝶变“大产业” 2025.08.26
13. 品牌短视频⑤:红泥里藏着的咸香秘方2025.08.26
14. 品牌手记⑦:兴县美食“啦叨叨”印象记 2025.08.26
15. 品牌智库建议②:从“一朵菊”到“百业兴” 2025.08.26
16. 品牌手记⑨:走进隰县梨园:玉露香梨的技术与故事——公费农科生的见闻 2025.08.26
17. 品牌手记⑩:泽州高都镇“豆趣咖啡”的乡村风味体验 2025.08.26
18. 品牌手记⑪:中国静乐藜麦 四方飘香溢彩 2025.08.26
》》相关资讯: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品牌研究会举办农产品品牌大学生推荐官公益行动 2025.08.04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于24小时内删除消息!如需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请后台私信,取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