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品牌建设 » 品牌资讯 » 正文

家乡“特”“优”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行动|品牌手记㉓:广灵小米“东方亮”品牌成长记

发布日期:2025-09-17  来源:晋农学子智库研习工坊  作者:宋泉宏  浏览次数:2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家乡“特”“优”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行动|品牌手记㉓:广灵小米“东方亮”品牌成长记原创行胜万言晋农学子智库研习工坊2025年09月15日 22:38山西广灵县位于大同市东部边陲,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就有“塞北小江南”的美誉。广灵战国时名“平舒邑”,属赵国;秦时属代郡;辽复置为县,名广灵至今。产自山西广灵的“东方亮”小米,以

家乡“特”“优”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行动|品牌手记㉓:广灵小米“东方亮”品牌成长记

原创 行胜万言 晋农学子智库研习工坊 2025年09月15日 22:38 山西


广灵县位于大同市东部边陲,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古就有“塞北小江南”的美誉。广灵战国时名“平舒邑”,属赵国;秦时属代郡;辽复置为县,名广灵至今。

产自山西广灵的“东方亮”小米,以其金黄饱满的颗粒、香软醇厚的口感、丰富均衡的营养享誉全国,虽然跨越了千年时光,如今依然熠熠生辉。它不仅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更是凝聚农耕智慧与文化记忆的“活化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广灵,倾听一粒小米的岁月交响,解读一个品牌的生命密码。


大自然的特殊馈赠


“东方亮”小米的优质特色与独特品质,得益于广灵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条件、独特种植管理技术、传统的加工工艺等多资源要素集聚努力而成。

0自然禀赋条件

广灵县地处晋北,境内多丘陵,地势较高、土层深厚。年均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为作物生长与养分积累提供充足能量;年均地温契合谷子“春种秋收”的生长周期需求,避免低温冻害与高温胁迫。土壤以黄土为主,耕层深厚、透气性好,有较高含量的有机质,PH值稳定。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支链淀粉合成,赋予了“东方亮”小米的独特口感。

02 独特种植管理技术

在选种方面,既保留传统“东方亮”谷子的优良基因,又引进抗病性强、产量稳定的新品种,通过杂交和系统选育不断提升品质。

依节气播种,坡梁旱地与水地轮作,避免重茬耗尽地力。盛夏时节,中耕除草,直至谷穗断青、籽粒变硬。

田间管理始终遵循“绿色、生态”理念,减少化肥农药,推广有机肥料与生物防治。

03 传统的加工工艺 

加工环节做到古今融合。新式的筛选机、去石机、精米机保障了小米的纯净度和外观一致性,关键的去壳工序仍采用传统石碾或双风道碾米,以保留那口“老味道”。这种“现代设备+传统工艺”的双轨模式,既提高了效率,又留住了文化根脉。

舌尖上的金色盛宴
 

“东方亮”小米的吃法多样,最能体现其风味的还是那一碗简单却温暖的小米粥。取当年新米,清水轻淘,山泉水旺火煮沸,再转文火慢熬四十分钟以上,待米粒开花、米油浮面,香气四溢时方成。一碗好的小米粥,米汤稠而不糊,米粒糯而不烂,入口顺滑,回甘悠长。

在广灵,小米粥可甜可咸,兼容百味。加入红枣、枸杞、桂圆,便是补血养颜的甜粥;搭配山药、南瓜、红薯,则成健脾益气的养生粥;若放入青菜、肉末、菌菇,又成了咸香可口的主食粥。此外,小米还能做发糕、蒸饭、磨粉做点心,甚至酿成米酒,清香甘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粽子”——用小米代替糯米,包裹红枣或豆沙,蒸熟后清香扑鼻、软韧适中,更易消化,成为广灵端午节的新风俗。而新开发的小米锅巴、小米饼干、小米乳饮料等产品,则让传统粮食走进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健康零食的新选择。

民间常说:“广灵小米粥,胜过人参汤。”这不仅是对其营养价值的认可,更是对其文化情感价值的褒奖。

品牌发展的破圈之路

“东方亮”小米颗粒圆润、色如黄金,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汉代。相传当时广灵小米已成为贡品,被称作“御米”,因其米粒明亮、熬粥后汤如乳凝、香沁心脾而备受宫廷青睐。其名“东方亮”,既形容其米色金黄、宛如破晓曙光,也暗合“紫气东来”的吉祥寓意。



尽管品质卓越,“东方亮”小米也曾一度面临“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如何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为广灵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普及和粗粮消费回暖,“东方亮”小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与企业协同发力,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方面强化“绿色、有机、富硒”等健康标签,打造高端小米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深度融合地域文化,将产品与广灵剪纸、传统节庆、乡村旅游等元素有机结合,持续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与附加值。

在营销层面,“东方亮”也积极拥抱新渠道、新方式:邀请网红主播直播带货,建立全域电商销售体系,频繁亮相国内外农产品博览会,更借助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向全国观众深情讲述“一粒米的故事”。2024年,“东方亮”小米原产地——广灵县宜兴乡的原南房村,正式更名为“东方亮村”,并建设村史馆、设立谷子文化展,成为区域农旅融合的新名片,吸引多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品牌声量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广灵县谷子种植面积达6万亩,总产量达到1.4万吨左右,年总产值1.1亿元。全县共发展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86个,合作社成员达631户,带动农户2872户,形成种植、加工、文旅三产联动的良好发展格局。

小米产业化发展之思考

作为一名来自广灵县的大学生,家乡的一部分,我始终挂念着家乡的发展,如何将小米产业做大做强,如何让小米产业变成致富产业,我诚恳提出我的建议。

首先,科技赋能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保护原有“东方亮”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要积极实施良种选育建设工程,培育优质谷子品种。加深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和支持谷子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优质谷子种植。同时引进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创新谷子种植模式,进而形成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绿色生产区域,为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其次,全产业链提升 “东方亮”品牌化发展路径。积极整合小米加工资源,建设小米加工龙头企业,制定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打包运输的统一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成立合作社,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企业协同发展,以进一步拓展小米产业应用市场,走活广灵“东方亮”小米特色路。

最后,依托淘宝、京东、快手等电商平台,设立专营店,开展网上销售。同时邀请知名博主、电商达人进行推荐,提升线上曝光率。

“东方亮”小米新的伟大篇章,正待我们以青春之力续写。唯有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方能让小米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让道地小米结出更丰实的硕果,造福桑梓。



“东方亮”的情怀与感悟



在调研“东方亮”小米的历史传承及产业化过程中,我愈发感受到“东方亮”小米与广灵故土的紧密联结。从田间播种,到产业加工,再到市场遨游,每一个环节都饱含广灵人的朴素情感与辛勤汗水。老一辈的坚守传承,守护着“东方亮”的纯正,新一辈的探索创新,致力于外部更广阔的世界。“东方亮”这一品牌,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游子对故乡的乡愁,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

这次的调研旅程,就像是给我的生活启示录。它告诉我:真正的成长不是一跃而起、一蹴而就的,而是像熬煮小米粥一样,在滚沸的开水中慢慢熬煮直至熟透——先沉下心积淀储备,再在时代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处于人生阶段现在的我,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对现实的认知也有缺陷,但我始终会保持对知识的敬畏,对现实的关注,一步一步踏上自己的道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灵人,这次的调研让我清晰的认识到“东方亮”这一传统品牌的潜力与挑战。一粒粒的小米,承载着广灵的历史与文化,也寄托着百姓致富的希望。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坚守初心使命,守正创新,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创新融合,“东方亮”小米作为广灵人致富产业,定能突破地域限制,成为全国知名美食。而作为家乡的一份子,我将把它的悠久历史像故事一样讲给更多人听,将它的现在今生传播到生活每个角落。


作者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临床医学022401班 宋泉宏

主编点评


文章这位同学的调研从自然禀赋、食用价值、品牌发展到产业建议,层层递进展现广灵“东方亮”小米的全貌,逻辑清晰且贴合实际。既深挖小米背后的自然优势与文化底蕴,又客观呈现品牌破圈的实践与成果,更以大学生视角提出科技赋能、全产业链发展等务实建议,满含对家乡的牵挂。文字平实却有温度,数据与故事结合,让“一粒小米”的价值立体鲜活,是篇有深度、有情感、有思考的调研。尤其难得的是,调研既见产业发展的“筋骨”,又含乡土情怀的“温度”,为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足见调研者的用心与思考。

——学生主编:常一铭


END


图文来源 | 宋泉宏

图文编辑 | 宋泉宏

技术总监 | 张宇航 田语欣 

学生主编 | 常一铭 梁子蒙 杨斯芸

创意策划 |钱如鑫 李  翔 孟令勋

指导老师 | 何云峰 宋敏丽 

校  对 | 杨斯芸

审  核 | 张志清

签  发 | 何云峰

【品牌手记㉓】山西医科大学学生执笔,农大和师院双导指导,完成了优秀作品《广灵小米“东方亮”品牌成长记》,一次次迭代,一次次蜕变,真如宋泉宏同学在手记中所言此次调研之启示:真正的成长不是一跃而起、一蹴而就的,而是像熬煮小米粥一样,在滚沸的开水中慢慢熬煮直至熟透—一先沉下心积淀储备,再在时代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保持对知识的敬畏,对现实的关注,一步一步踏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泉宏同学,小小品牌推荐官行动中,许多学子扭正了心态、放开了胆子、锤炼了文笔、熟练了网络传播技术,养成了深沉的家乡情怀!这也许是品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的因由之一吧!为家乡宣传品牌活动还在继续,欢迎您的深度参与,感谢您的鼎力襄助,向所有好品牌推荐官活动做出贡献的人致敬[抱拳][抱拳][抱拳]


§《 家乡“特”“优”农品“大学生推荐官”行动 §


优秀作品集】


1. 品牌手记类 ①:“柳林碗团”产业发展调研录 2025-08-04

2. 品牌手记类 ②:历山之麓“醉氧香菇”探秘录  2025-08-04

3. 品牌设计类 第①期:特优农品推荐官行动LOGO 2025-08-04

4. 品牌设计类 第②期:岚州薯语:土里长出的绿色诗行与金色IP 2025-08-04

5. 品牌智库建议①:中阳木耳品牌跨越式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2025-08-04

6. 品牌手记类 ③:东升与他的“醉氧山珍”品牌故事 2025.08.11

7. 品牌手记类 ④:走近“浑源黄芪”:一项“国字号”农业文化遗产的调查 2025.08.11

8. 品牌手记类⑤:翼城风味“圪烙饦”非遗文化探秘录 2025.08.11

9. 品牌短视频 ①:跟着连翘去“探险”——陵川深山到茶杯 2025.08.11

10. 品牌手记⑥:浑源:一碗凉粉的乡愁与回味 2025.08.20

11. 品牌手记⑧:万荣三白瓜品牌密码与青春解码 2025.08.21

12. 品牌短视频④:中阳“小木耳”蝶变“大产业” 2025.08.26

13. 品牌短视频⑤:红泥里藏着的咸香秘方 2025.08.26

14. 品牌手记⑦:兴县美食“啦叨叨”印象记 2025.08.26

15. 品牌智库建议②:从“一朵菊”到“百业兴” 2025.08.26

16. 品牌手记⑨:走进隰县梨园:玉露香梨的技术与故事——公费农科生的见闻 2025.08.26

17. 品牌手记⑩:泽州高都镇“豆趣咖啡”的乡村风味体验 2025.08.26

18. 品牌手记⑪:中国静乐藜麦 四方飘香溢彩 2025.08.26

19. 品牌手记⑫:甜糯玉米品牌“米小力”长成启示录 2025.08.29

20. 品牌手记⑬:豆腐丸子里的乡愁与新生 2025.08.29

21. 品牌动态|以文博会视角打开农产品品牌新实践 2025.08.29

22. 品牌智库建议③:“安泽连翘”蝶变“致富金豆豆” 2025.08.29

23. 品牌设计类 第③期:右玉羊肉:70年风沙养出的一口鲜 2025.08.31

24. 品牌手记⑰:绛州:红炉一锅乡愁煮山河  2025.09.02

25. 品牌手记⑱:小茶叶,大作为:阳泉牛家峪村的“绿叶”振兴路  2025.09.05

26. 品牌手记⑲:非遗名品:冠山连翘茶 2025.09.10

27. 品牌手记⑳:杏乡阳高:杏韵酒香品味中成长 2025.09.10

28. 品牌手记㉑:“忘忧草”成“致富花”:大同黄花产业的蝶变之路 2025.09.10

29. 品牌手记㉒:翼城隆化小米的品质探秘  2025.09.15

30. 品牌智库建议④:特优农业新视角:工业遗址与富硒产业融合探索及建议  2025.09.15

31.  品牌手记㉓:广灵小米“东方亮”品牌成长记  2025.09.17


》》相关资讯: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品牌研究会举办农产品品牌大学生推荐官公益行动 2025.08.04

【公益行动】家乡“特”“优”农产品 “大学生推荐官”公益行动(第1季) 2025.07.16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于24小时内删除消息!如需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请后台私信,取得授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