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特”“优”农品“大学生推荐官”行动 | 品牌手记类㉗:千年农业文化遗产——稷山板枣探秘
我的家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东北部,汾河南岸、吕梁山余脉东麓,是晋南地区连通陕豫的重要通道。这里有开启华夏农耕文明的后稷教稼圣地,青龙寺元代壁画堪称“东方艺术瑰宝”,马村砖雕墓尽显宋金民俗风情,“一塔一庙一古城”勾勒出千年文脉轮廓,加之温和的气候与肥沃的河谷土壤,造就了宜居宜农的“晋南粮仓”。
在这片浸润着千年农耕文明的厚重土地上,稷山板枣以其风味独特、声名远播的特质应运而生,更让这片土地赢得了“中国板枣之乡”的美誉。这颗承载着岁月底蕴的古枣,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收获认可:2015年,它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品质与地域特色加冕;2017年,不仅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稷山县万亩城郊板枣园区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板枣公园”,成为山西省目前唯一的国家林木专类公园;2019年,其价值进一步彰显,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名录》;2020年,再获殊荣,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从品种传承到种植智慧,从历史积淀到产业发展,解码这颗千年古枣背后的故事,正是每一位农科院校大学生挖掘传统农品价值、助力乡村振兴所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稷山板枣的起源,流传着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稷王教民种枣”的传说广为流传,相传上古时期后稷在稷山教民耕种五谷时,发现当地气候土壤适宜枣树生长,便引枣苗于此,手把手教导百姓栽种、管护之法,让枣树成为继五谷之后百姓重要的食物来源,也为板枣种植埋下最初的种子。“唐王赐名板枣”的故事也同样鲜活,据说唐太宗李世民途经稷山时,见当地枣树果实饱满、形态扁平,品尝后甘甜醇厚,龙颜大悦,因枣形扁平如板,遂赐名“板枣”,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让稷山板枣多了一层皇家认可的荣光。
翻阅《稷山县志》可知,稷山板枣种植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志中记载“稷地多枣,个大肉厚,味甘美,为一方佳果”;《山西通志・物产篇》亦提及,汉代时稷山板枣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向朝廷进贡的佳品。考古发现更印证了其悠久历史,在稷山境内的战国墓葬中,曾出土过保存完好的枣核遗存,经鉴定与现代稷山板枣核特征高度吻合;而在唐代枣园遗址中,还发现了古代灌溉设施与枣树栽种痕迹,进一步佐证了不同朝代稷山板枣种植的持续发展与规模扩大。
山西省稷山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南望稷王山,北靠吕梁山,汾河从全境穿流而过。县境内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属中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降雨量459.3mm,无霜期220天左右。种植稷山板枣的土质一般为地表层、粘土壤或砂壤土层,砂石层、土质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非常适应枣树抗碱性差的生长特点。另外枣树的根系垂直不发达,支根少,水平根系发达,毛细根多生长在水平根上,而枣区土质30cm下的粘壤土层或砂壤土层深厚松软,对枣树根系地发育十分有利。稷山县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地形地貌独特,土质肥沃,地下水源充足,特别适宜农作物及果类树木生长,为稷山板枣的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诸多因素使得稷山板枣肉厚核小、味道甜香、独具特色。

稷山板枣外观辨识度高,成熟后呈不规则扁圆形,握感饱满紧实。表皮未熟时浅红带白霜,成熟后深红如玛瑙,光滑细腻无粗糙感。板枣的口感层次鲜明,入口软糯细腻无纤维感,甜度温和不齁,65%-70%的糖分以果糖、葡萄糖为主,嚼时有淡淡枣香与清甜。咽下后回甘持续 1-2分钟,余味悠长。相较新疆灰枣的紧实、陕北狗头枣的甜腻,它更软糯适中,鲜食、熬煮皆佳,适配各类人群与场景。


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出具的报告显示,稷山板枣每100克鲜果中维生素C含量达28毫克,是苹果的6倍;总糖含量占比65%-70%,以易于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为主;膳食纤维含量为6.2克,远超普通红枣的4.8克。当地78岁的张大爷口述:“家里几代人都爱吃板枣,我每天吃3-5颗,冬天很少感冒,血压也稳定”,这一民间案例与检测数据相互印证,凸显其营养保健价值。

稷山板枣的品牌升级之路,始终以权威认证为支撑,更承载着国家级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2008年,它斩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明确限定稷山县汾河沿岸7个乡镇为产区,要求枣树树龄不低于5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0%,从源头守住品质。2010年,再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品牌辨识度进一步提升。其传承千年的板枣生产系统,凝聚着古老农耕智慧,在2017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让这份国家级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2023年,相关枣林获评“中国100个最美古树群”,生态与文化价值兼具。2024年,稷山板枣持续发力,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稷山县板枣公园也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从优质农产品到文化名片,稷山板枣以多元发展彰显国家级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品质管控上,当地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制定严格标准:红枣八分熟手工采摘,避免机械损伤;分级筛选采用“三筛两拣”,按大小、色泽分特级至三级;冷链保鲜从采摘到入库不超4小时,车间恒温0-4℃。


产品创新成果丰硕,加工企业推出枣夹核桃、冻干枣片等20余种产品,如某企业的枣夹核桃采用真空包装锁鲜。企业负责人表示,研发聚焦“健康 + 便捷”,满足年轻群体需求。
市场认可度高,稷山板枣曾获中国农交会金奖、地理标志产品大赛一等奖;经销商访谈显示,年销量超5000吨,覆盖全国30余省市,消费者反馈“甜糯无渣,品质稳定”,近3年线上销量年均增长25%。
地理标志认证为稷山板枣注入了强劲动能,实现了从地方特产到知名品牌的蝶变,其影响深度渗透到产业、价值与民生层面。
产业规模迎来跨越式增长。认证前,板枣种植呈零散分布,面积仅10万亩,年产量约3000万公斤。认证后,品牌效应带动种植户积极性高涨,如今种植版图扩展至15.3万亩,年产量突破5000万公斤,新增种植户超2000户。同时产业链不断延伸,开发出枣酒、枣花蜜、枣醋等10余种衍生产品,电商平台数量也从零星几家增至200家左右,“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格局已然成型。
品牌价值实现量级跃升。认证前,板枣多以原料形式低价外销,每公斤均价不足15元。如今依托地理标志背书,产品溢价空间显著提升,优质板枣每公斤售价达40元以上,品牌估值较认证前增长3倍,成为山西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还多次亮相国家级农产品展会,订单已辐射至全国30多个省市。
农户生活也随之焕新。种植户王先生的经历颇具代表性,认证前他家5亩枣园年收入仅2万元,如今扩种至15万亩,加上参与深加工分红,年收入突破8万元,不仅换了新房,还买了农用货车。据统计,认证后当地枣农人均年收入较之前增长2.3万元,不少农户告别传统耕作模式,成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日子过得愈发红火。
全面引入物联网与遥感技术,在15万亩枣林全域布设土壤传感、病虫害诱捕等智能终端,联动卫星遥感与无人机巡田系统,搭建动态实时预警平台。搭建省级数据中枢,引入山东寿光AI种植算法,整合本地与全国数据生成个性化方案,自动生成精准种养方案,衔接无人机组建“飞防舰队”,借鉴陕西洛川靶向施药技术,实现每亩农资浪费降低30%以上,亩均增产15%,打造全国枣类科技示范田。
对标新疆红枣“全果利用”与浙江杨梅场景化开发,按工业标准打造智能化加工基地,配置自动清洗、分级、烘干一体化的生产线,开发枣咖、功能性枣茶、枣味调味醋等高端产品。引入AI风味图谱技术,基于消费场景定制口感参数,实现“一果多品”精准开发。此外,延伸产业链条,推行枣林套种中药材模式,配套建设标准化蛋鸡养殖基地。搭建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将枣渣、中药渣加工为禽饲料,禽粪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于枣林施肥,通过数字化平台统筹种养节奏,形成“上产枣、下种养、中加工”闭环,提升每亩综合效益。
深化“中华农耕文化+枣文化+非遗+法学”融合,升级“守望千年・只为枣你”示范园区。新增“唐枣时光”元宇宙体验馆,借鉴敦煌VR技术还原唐代贡枣种植场景;设立枣木雕刻、枣花蜜制作非遗工坊,配套“稷颂”沉浸式实景剧与温泉民宿。嵌入“知识产权微展厅”,借鉴贵州茅台IP保护体系,开发“法润枣香”文创,实现文化、法治、消费三重价值的统一。
构建“线上矩阵+线下事件+法学赋能”传播体系,在抖音、拼多多推出“千年枣礼”定制礼盒,联动KOL打造“枣林直播季”。升级“稷山板枣中国行”活动,嵌入智能品鉴设备与互动游戏,同步发行含版权标识的枣文化数字藏品盲盒。借鉴云南普洱地理标志经验,联合省知识产权局建监管平台,建立“监测 + 排查 + 追责”机制,目标全国干鲜果类前十,年销售突破10亿元,打造“中国枣业文化第一品牌”。依托法学支撑建立品牌维权机制,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销量双提升。
本次对稷山板枣的深入探究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何老师的耐心指导与悉心关怀。他不仅在研究方向的校准上给予关键点拨,更针对稷山板枣的历史溯源、产业现状等核心环节,提出了诸多极具启发性的问题与建设性建议,帮助我突破研究瓶颈、完善探究框架。这份指导不仅让本次探究更具深度,也为我今后开展农产品相关研究、助力家乡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同时,也离不开各位同学在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等方面的支持与协助。
这次对稷山板枣的调研,让我对家乡有了全新的认知。走进那片枣林,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稷山板枣背后,是一个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传说。板娃吞枣核得天书,调遣天兵天将让枣树遍植陶梁、姚村、胡家庄,从此开启了稷山板枣的传奇篇章;姜嫄发现酸枣充饥,带领先民改良种植,被尊为华夏枣神;何仙姑在枣乡受善婆婆照料,最终品枣升天,庇佑着枣园风调雨顺。这些传说口口相传,融入了每一位稷山人的血脉,成为家乡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在调研过程中,我也敏锐地关注到了司法在稷山板枣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品牌建设方面,市场上存在一些仿冒稷山板枣品牌的不良现象,这严重损害了稷山板枣的声誉和枣农、企业的利益。司法应积极介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无论是枣农、企业,还是参与产业的各方主体,在遇到合同纠纷、权益争议等问题时,都要通过司法途径得到公正的裁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板枣产业各环节的稳定合作,为“稷山板枣”这一地理标志品牌筑起坚固的法律屏障,确保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此次调研让我对稷山板枣有了从“知其名”到“懂其质”的深度认知。我不仅了解到它“皮薄肉厚、核小味甜”的独特品质源于稷山独特的土壤与气候,更见识到其背后传承千年的种植技艺——从枣树修剪、花期管理到手工采摘,每一步都凝结着当地果农的智慧。调研中,与枣农的交流让我深受触动。他们坚守传统却不排斥创新,比如尝试用电商平台拓宽销路,让这一地方特产走向全国。这让我明白,农产品的传承不仅要守住品质根基,更需结合时代趋势寻求突破。此外,稷山板枣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带动了加工、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这次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小小的一颗枣,既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让我更注重从产业视角看待传统农产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与家乡的情感联结愈发紧密,从前只是被动吃板枣,如今总忍不住讲它的故事,助力家乡发展的念头愈发坚定。
盼着稷山板枣能走出家乡,被更多人装在果盘里、记在心里——提到“好枣”,就有人想起“稷山板枣”的名字,想起它那口带着枣乡温气的甜。也盼着自己能一直跟着家乡农品的脚步走。不管将来学了什么、做了什么,都能常回头看看这方枣园,用学到的本事帮它修修枝、浇浇水,让这口甜能传得更远些。
作者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2402班 常鸽
作者紧扣国家“双碳”战略与地方生态治理现实,稷山板枣作为山西稷山的特色农产品,是自然禀赋、历史积淀与现代发展交织的典范,既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价值,又在产业升级中展现出强劲的经济活力,为传统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样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地方针对性。作者从“结构性污染—治理协同—科技支撑”三方面系统剖析问题,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体现出较强的公共管理分析框架。同时作者在数据整合、政策分析与建议提出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专业素养与公共管理视角。
——学生主编:梁子蒙

图文来源 | 常 鸽
图文编辑 | 常 鸽
技术总监 | 张宇航 田语欣
学生主编 | 常一铭 梁子蒙 杨斯芸
创意策划 |钱如鑫 李 翔 孟令勋
指导老师 | 何云峰 张志清
校 对 | 田语欣
审 核 | 张志清
签 发 | 何云峰
§《 家乡“特”“优”农品“大学生推荐官”行动 》§
※【优秀作品集】※
1.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类 ①:“柳林碗团”产业发展调研录 2025-08-04
2.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类 ②:历山之麓“醉氧香菇”探秘录 2025-08-04
3.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设计类 第①期:特优农品推荐官行动LOGO 2025-08-04
4.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设计类 第②期:岚州薯语:土里长出的绿色诗行与金色IP 2025-08-04
5.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智库建议①:中阳木耳品牌跨越式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2025-08-04
6.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类 ③:东升与他的“醉氧山珍”品牌故事 2025.08.11
7.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类 ④:走近“浑源黄芪”:一项“国字号”农业文化遗产的调查 2025.08.11
8.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类⑤:翼城风味“圪烙饦”非遗文化探秘录 2025.08.11
9.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短视频①:跟着连翘去“探险”——陵川深山到茶杯 2025.08.11
10.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⑥:浑源:一碗凉粉的乡愁与回味 2025.08.20
11.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⑧:万荣三白瓜品牌密码与青春解码 2025.08.21
12.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短视频④:中阳“小木耳”蝶变“大产业” 2025.08.26
13.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短视频⑤:红泥里藏着的咸香秘方 2025.08.26
14.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⑦:兴县美食“啦叨叨”印象记 2025.08.26
15.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智库建议②:从“一朵菊”到“百业兴” 2025.08.26
16.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⑨:走进隰县梨园:玉露香梨的技术与故事——公费农科生的见闻 2025.08.26
17.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⑩:泽州高都镇“豆趣咖啡”的乡村风味体验 2025.08.26
18.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⑪:中国静乐藜麦 四方飘香溢彩 2025.08.26
19.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⑫:甜糯玉米品牌“米小力”长成启示录 2025.08.29
20.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⑬:豆腐丸子里的乡愁与新生 2025.08.29
21.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动态:以文博会视角打开农产品品牌新实践 2025.08.29
22.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智库建议③:“安泽连翘”蝶变“致富金豆豆” 2025.08.29
23.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设计类 第③期:右玉羊肉:70年风沙养出的一口鲜 2025.08.31
24.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⑰:绛州:红炉一锅乡愁煮山河 2025.09.02
25.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⑱:小茶叶,大作为:阳泉牛家峪村的“绿叶”振兴路 2025.09.05
26.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⑲:非遗名品:冠山连翘茶 2025.09.10
27.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⑳:杏乡阳高:杏韵酒香品味中成长 2025.09.10
28.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㉑:“忘忧草”成“致富花”:大同黄花产业的蝶变之路 2025.09.10
29.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㉒:翼城隆化小米的品质探秘 2025.09.15
30.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智库建议④:特优农业新视角:工业遗址与富硒产业融合探索及建议 2025.09.15
31.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㉓:广灵小米“东方亮”品牌成长记 2025.09.17
32.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㉕:清徐沾片子 藏在味蕾里的家乡情怀 2025.09.23
33.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㉖:夏县西瓜:千年传承的甜蜜产业 2025.09.23
34. 家乡农产品大学生推荐官 | 品牌手记㉗:千年农业文化遗产 稷山板枣探秘 2025.09.23
》》相关资讯: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品牌研究会举办农产品品牌大学生推荐官公益行动 2025.08.04
【公益行动】家乡“特”“优”农产品 “大学生推荐官”公益行动(第1季) 2025.07.16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于24小时内删除消息!如需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请后台私信,取得授权!